“番禺行動”一周年,廣汽發布“四大引擎”!
2025廣州車展上,廣汽集團正式發布“四大引擎”戰略,標志著“番禺行動”實施一周年來,這家傳統汽車巨頭的轉型進入了全新階段。總經理閤先慶和副總經理黃永強在訪談中詳細解讀了“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生態、新服務”這四個核心驅動力,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推動廣汽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。
![]()
廣汽集團總經理 閤先慶
一、從“閉門造車”到“用戶思維”的根本轉變
“番禺行動”啟動后,閤先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動廣汽從“工程師思維”轉向“用戶思維”。他坦言,廣汽的技術底子很厚,無論是傳統發動機、底盤技術,還是三電系統、新能源技術,都是國內最早布局的企業之一。但問題在于,過去工程師們總是按照技術參數造車,比如追求百公里加速3秒的性能,卻忽略了消費者真正關心的——后排安裝/拆卸兒童座椅是否方便、中控屏幕是否好用這些實際需求。
為解決這個問題,廣汽全面引入了華為的IPD開發體系。這個體系的核心就是讓用戶需求貫穿產品開發的每一個環節,從市場調研、產品定義到研發制造、交付服務,每個階段都要考慮用戶感受。同時,廣汽還對組織架構進行了大調整,從原來各部門各自為政的“煙囪式”管理,改成了以項目為中心的“矩陣式”管理,讓各個部門能夠協同作戰。
![]()
閤先慶強調,技術是“四大引擎”的基礎。廣汽在新能源領域布局了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,在智能化領域加大了AI和自動駕駛的投入。但技術不是目的,而是為了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。現在的客戶不僅需要功能強大的車,更需要有情感共鳴的產品——好看的外觀、驚艷的內飾、滿足各種生活場景的空間設計,這些都是新時代“好產品”的標準。
![]()
二、生態合作與品牌差異化的雙輪驅動
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,廣汽通過“新生態”引擎,與華為、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。閤先慶特別強調,這種合作不是簡單的供應商關系,而是雙方團隊深度共創。以啟境品牌為例,華為車BU派到廣州的研發團隊高峰期達到800多人,雙方從產品定義、技術研發到交付服務進行全鏈路合作。在吐魯番高溫測試時,發現語音識別問題后,雙方團隊僅用6小時就聯手解決,這種效率在傳統車企中是難以想象的。
廣汽給旗下4個自主品牌做了明確的差異化定位。傳祺繼續鞏固燃油車市場優勢,同時推出“向往”系列試水新能源;埃安主打年輕家庭用戶,通過與京東合作推出4.99萬起售的UT super,精準切入下沉市場;昊鉑定位中高端,主打科技與豪華;啟境作為與華為合作的高端品牌,面向年輕時尚群體,致力于打造“高顏值、高科技、高性能”的天花板級產品。
這種差異化定位避免了內部競爭,形成了對全市場的覆蓋。閤先慶認為,雖然市場上出現了多個“界”和“境”品牌,但每個品牌的定位不同,面向的消費群體也不同,不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。
三、服務創新讓用戶體驗“常用常新”
“新服務”引擎是廣汽轉型的另一個重點。閤先慶指出,客戶買了車只是開始,用車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過程。針對新能源車主最關心的補能問題,廣汽提出了“可充可換”的解決方案。在充電方面,廣汽專門成立了能源科技公司,已在中國布建了超過2.1萬根自營充電樁,直流快充樁數量位居車企第一。在換電方面,廣汽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,換電站和換電電池全方位合作,換電僅需一分半鐘就能完成。
![]()
更重要的是,廣汽把汽車當成了“軟件產品”來運營。今年,廣汽所有自主品牌車型已進行OTA升級45次,新增及優化功能超過300項,覆蓋16款車型近150萬車主。
![]()
廣汽集團副總經理 黃永強
四、營銷變革:從“賣車”到“經營用戶”
黃永強負責營銷后,在“番禺行動”框架下提出要打好“三場戰役”:用戶需求戰、產品價值戰、服務體驗戰。他的重點聚焦在“用戶需求戰”和“服務體驗戰”上。
在用戶需求方面,黃永強敏銳地發現,中國新能源市場正從一線城市向四五線城市加速滲透。為此,廣汽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,借助京東的線上銷售能力和用戶資源,推出了專門針對下沉市場的埃安UT super。從11月9日上市到現在,訂單量超出預期,證明了這個策略的正確性。
![]()
在服務體驗方面,黃永強承認廣汽的服務和4S店體驗與頭部企業存在差距。為此,廣汽推出了全新的融合品牌綜合體驗中心規劃,將服務網絡下沉至縣域鄉鎮。用戶到一個店里就能看到廣汽全品牌車型,享受便捷的看車、交付服務,線上還支持一鍵購車和金融服務。同時創新推出訂單式交付模式,經銷商賣一臺補一臺,既解決了經銷商的庫存焦慮,又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。
黃永強還引入了NPS用戶滿意度體系,將用戶體驗分解成161個具體指標,從接電話速度到維修質量都有明確標準。原來要求1分鐘內回復客戶咨詢,現在目標縮短到30秒。通過“銷量+體驗”雙軌考核,倒逼服務升級。
結語:轉型初見成效,但革命尚未成功
“番禺行動”實施一年來,廣汽的轉型已初見成效。2025年三季度營收和銷量環比雙增長,自主品牌增速超過15%。但閤先慶和黃永強都清醒地認識到,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新的管理體系還需要時間磨合,4個自主品牌的定位還需要市場檢驗,服務水平的提升也需要持續努力。
站在“番禺行動”一周年的節點上,廣汽通過“四大引擎”戰略,展現出了傳統車企向科技公司轉型的決心和路徑。從組織變革到技術創新,從生態合作到服務升級,這場全方位的變革正在重塑廣汽的核心競爭力。正如閤先慶所說,這是一場關乎未來的轉型攻堅戰,而現在,戰斗才剛剛開始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