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終于對汽車下手了 首款車開賣
近兩年,隨著智能化概念在汽車領域的興起,很多互聯網公司、手機制造廠商都紛紛加入到“造車”大軍。網絡上時不時會出現小米造車、百度造車、華為造車等相關新聞。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,這些新聞也漸漸有了定論,有的確認會造車,有的否認造車。不管怎么說,汽車這一市場都將迎來重大變革,除了產品上的改變,終端銷售也會發生顛覆式的轉變。
![]()
4月20日,華為在上海舉行智慧出行華為智選品鑒會,宣布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正式入駐華為旗艦店,通過華為全國的零售渠道網絡進行銷售。這也讓華為“造車”的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清晰。華為會造車,也會賣車,不過華為是幫助車企造車、賣車,華為真正賣的是ICT技術和終端渠道。針對這兩條路線,華為發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“Hi”,以及運營多年的零售平臺“華為智選”。
![]()
“Hi”品牌主要是將華為自身的ICT核心技術加持到汽車上,起到的更多是賦能作用,而不是打破現有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。“華為智選”則是華為分享自身品牌的線上、線下流量,從而提升主機廠在市場終端的獲客量。對于很多其他商品來說,華為智選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模式,但對汽車而言,這是第一次。
![]()
對于華為而言,以這種方式參與“造車”大軍,著實是為汽車市場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。就像華為常務董事、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所說:“這同時開創了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先河。未來,華為不僅可以提供領先的ICT智能汽車解決方案,幫助車企造好車,還可以通過在消費電子行業積累的高端品牌運作、營銷經驗及銷售網絡,幫助車企賣好車。”
此次入駐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是華為與賽力斯綜合了目前消費者的諸多痛點多推出的一款增程式SUV,主要解決目前電動車主充電難、續航里程短、充電不便利的多重焦慮。其使用的“駝峰”電驅增程系統,搭載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,可以為用戶提供長續航、高性能的駕控體驗。
![]()
這款車可以提供“有電加電,無電加油”的多重選擇,可以對增程模式進行閾值的調整。在純電模式下可實現續航180km,滿足城市日常通勤;在增程模式下可實現1000+ km續航。該車搭載的1.5T四缸增程器,可智能適應不同行駛工況、溫度和地域。
與此同時,這款車還配備了HUAWEI HiCar解決方案,將華為的移動應用生態復制到車機上,可以支持在手機和車內中控大屏間隨時隨地切換如導航、音樂等應用。當然也可以實現IoT設備互聯,遠程操控智能設備,例如家中的空調等智能終端。

